大秦线检修不被看好 动力煤悲观氛围浓厚
大家相约,一起走出舒适的住宅小区、暂离繁忙的工作,走进那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街巷小道、角落门店,听一听地道的方言、学一学有趣的手工、看一看文明发展的渊源,人们从新老建筑、老遗迹、街头巷道、俗世奇人中找到好玩的事、发现有趣的活动。
小到不论去哪里,几乎每天都会路过同一个地方但很快,我就发现,卢森堡和河南竟然有着那么多的相似之处。走在卢森堡的街头,每隔两三分钟,都能听到呼啸而过的飞机,它也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发达的航空物流产业是这个面积只有郑州三分之一大小国家的最大特色。
十年间,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从无到有,货运量突破了100万吨。走在卢森堡最繁华的商业街,随处可见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从卢森堡的这面镜子中,我们看到,只要锚定优势,聚焦主业,小也能成为另外一种大,不可能也将变成可能。意为:凡是你指定的,我们都能送达在卢货航,我们看到,这里虽然国土面积小,但通过搭建完善的物流接驳网络,货物覆盖可以延伸到全欧洲。卢森堡是全世界第一个实现公交全免费的国家,包括火车、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七家主要中资银行在卢森堡设立欧洲总部欧洲联盟的最高法院——欧洲法院也设立在卢森堡对于一般的国家来说,没有资源禀赋,没有人力资源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在卢森堡,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从卢森堡这面镜子中,我也仿佛看到了郑州的未来、河南的未来。大象新闻记者 史博翰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恰逢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成立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诠释出中华文明的大格局大气象。
放眼神州,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东方文明古国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肩负新使命,更加自觉坚持两个结合——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目光穿越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
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在自己选定的路上昂首阔步。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高瞻远瞩、举旗定向,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燕山脚下,国风浩荡,文脉不绝。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2023年4月,春天的广州,繁花似锦。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设立烈士纪念日,颁授七一勋章共和国勋章,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这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2022年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如今,一堂堂大众理论公开课在年轻人中引发追剧效应,理论学习辅导读物上榜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党的好声音化作社会最强音,直达人民心间、回响在中华大地。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千年古祠,深有感触地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鼓舞精神士气,全国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同一天,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一场新的学习竞赛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固本培元,从赓续历史文化中坚定自信——四川眉山,三苏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等文献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总书记心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019年4月12日,观众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参观学习强国主题展区。
这两天里,我们的交流友好深入,使我进一步领略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进了对现代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了解。百年银杏、千年黄葛,生机盎然。
这是两个结合重大论断首次正式提出。怀着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加深对文化繁荣、文明创新的关切和思考——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品牌活动在全世界掀起中华文化魅力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真诚呼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推进事业大发展。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先后出台,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主流媒体在时代变革中破茧蝶变。坐落在白云山麓的松园依山傍水,别有风情。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用整整一天时间,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明快有力的古代佾舞、绚丽婀娜的芙蓉花舞……紫云楼前,一场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唐朝传统迎宾礼,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作出重要指示。
2023年8月10日,观众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参观。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中外嘉宾汇聚一堂,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智慧力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气象日新。
肩负新使命,坚守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滔滔黄河,万古奔流。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